当前位置:华菱钢铁 -> 首页 -> 可持续发展 -> 社会公益 -> 内容阅读
青年志愿者让“雷锋”长驻十里钢城
作者: | 时间:2013-03-10| 关注:

  3月2日,300多名涟钢青年分两批进行集中学雷锋活动,组织义务献血开展慰问孤寡老人、饮水机清洗、煤气灶维修等上门服务,共和各类便民服务等项目12个,数百人接受了服务。这是一年一度涟钢青年“学雷锋”的集中盛会。

  3月3日,40名涟钢青年志愿者来到小工商业发达的涟钢大市场开展义务清扫活动,自去年10月以来,每月都有青年志愿者在此开展大规模卫生清理,为娄底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贡献力量,5个月来共计300多人次参与。

  今年的春节,前后整整一个月,每天都有5人一组的青年志愿者在涟钢的主要社区走栋串户进行安保巡逻。不管是除夕当天,还是大年初一,不管是寒风凛冽,还是雨雪纷飞,志愿者们都风雨无阻,累计巡逻时间达120小时,出动150人,扑灭火灾1场,发现、制止小区内各类安全隐患、不文明行为20余次,覆盖居民3000多户。安保巡逻获得了空前的反响和社区广大居民的高度赞扬,在十里钢城冬去春来之际,青年志愿者用坚守和奉献,传递着“奉献”的文化。

  “雷锋”每天都在

  “在涟钢,雷锋不是三月来,四月走。涟钢每天都有雷锋在。”对一些学雷锋的说法,涟钢人会这样骄傲地回答。

  义务交通疏导员、帮困助学爱心人士、孤寡空巢老人慰问者、志愿演出队、志愿联防队员、青年突击队员……在涟钢,全年学雷锋活动持续不断,青年“活雷锋”比比皆是。不管春夏秋冬,只要有需要,他们就汇聚在一起,将雷锋精神传承发展,将雷锋精神弘扬光大,感动钢城,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

  每天中午12点是下班高峰期,在涟钢广大员工上下班必经之路—涟钢体育馆前交通岗附近的斑马线处,放学的小朋友和下班的车辆拥挤不堪。一群身穿“红马甲”年轻人来到马路边做起了义务交通疏导员。他们是涟钢的青年志愿者。

  从2012年2月开始,辖区学生正常上学的每个工作日,涟钢团委每天发动4至6名青年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身穿红马甲分上午、中午、下午3个职工上下班时间段进行交通疏导,每次半小时以上,一天十几人次。到如今已经有1600余人次青年参与交通疏导服务。这些长年累月的 “红马甲”成为青年志愿者的“活招牌”,更成为十里钢城靓丽的一道风景。

  “非常谢谢这些叔叔,我以前放学急着回家,老爱闯红灯,很危险,现在可安全了!” 一名附近学校的小学生说到志愿者,心里特别的兴奋。

  青年志愿者参与义务疏通交通,交警也感觉轻松了许多。值勤交警称赞说:“这些义务交通疏导员,维护了人行道过往秩序,提高了广大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除了参加各类集中、大型学雷锋活动,涟钢团委直属的29个二级团组织每年都要不定期自行开展了学雷锋项目。如每个周末,都有2至3名团员青年前往社区孤寡老人家,提供检查电器线路、更换水龙头和电灯泡、打扫卫生、陪护上医院就诊、聊天读报等志愿服务,2012年全年累计有320余人参加。

  在涟钢,青年志愿者队伍不仅常年开展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他人,传递爱心,同时还主动承担企业的一些急、难、险、重的突击任务。2012年涟钢各级团组织全年开展了数十次的突击活动,出动近3000人次。2250热轧板厂团委在单位年检中组织90名青年,连续72小时清理高温状态下的加热炉的氧化铁皮,保证了检修进度。在能源中心2#制氧机组技改扫尾工作中,能源中心团委组织30名青年清理转运、填充新充装平台堆放的保温材料“珠光砂”,被单位领导赞为“青年用半天干完了民工2天的活”。

  到处都是“雷锋”

  钢城新一代的雷锋传人“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他人”的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新”涟钢人。

  2012年6至7月,是每年涟钢新招聘的大学生入厂的时间,当290多名大学生拖着行李、带着好奇和兴奋走入涟钢,他们发现了不一样的场景。数十名青年志愿者,在高温和烈日下,分2批连续5天在涟钢大学生公寓等门口设点开展了迎新咨询、接待、帮助办理手续等服务工作,这是涟钢第1次有志愿者“迎新”。当场将很多大学生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们纷纷表示,没有想到到企业的第一天就有这么温情的关爱 ,好像又回到刚上大学时学长学姐“迎接新生”的场景。许多人当即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要把“爱心”传递下去。

  情暖山区,与爱同行

  在涟钢,还有一支学雷锋队伍也为人们所熟悉,他们真诚地为那些在困境中的人送去帮助,感动和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他们是完全由民间自发组织成立的涟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2012年1月和12月,涟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两次发动共100多名志愿者深入社区,设立募捐点,为贫困山区的孤寡老人和儿童募捐棉衣棉被,得到了广大职工家属的热情参与,共募捐到棉衣、棉被等御寒物资15000余件,经过志愿者的分类打包,募捐物资悉数被送往新化、涟源等贫困山区和敬老院。

  2012年8月,协会会员13人来到新化边远山区水车镇与天门乡,对推荐上来的32位贫困学生进行实地核查,走访11个村,并对其中4个小孩捐赠了学杂费与生活费。在此基础上,协会广泛争取社会人士的支持,在娄底氐星公园,68名会员青年编演的“手牵手助学”慈善义演晚会举行,吸引了600多名市民现场观看,当晚通过点对点方式,帮助52个贫困孩子募捐到28175元,解决了他们半年的学杂费问题。协会“关爱空巢老人及帮困助学志愿服务项目”还荣获2012年度“第二届湖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项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