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巨头安赛乐米塔尔(以下简称“安米”)与湖南华菱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菱钢铁”)将合作重心转为汽车板项目后,历时两年,终于有了“结晶”。
6月15日,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VAMA)汽车板项目在娄底正式宣布投产。VAMA是由华菱钢铁和安米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企业,华菱钢铁和安赛乐米塔尔分别占 51%和49%的股份。作为湖南省最大投资项目之一,VAMA注册资本达26亿元,娄底工厂投资额达52 亿元,年产量约为150万吨。
“VAMA汽车板项目是华菱集团‘1+5’发展战略中钢材深加工产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菱集团董事长曹慧泉表示。
而对于急于寻求中国市场机会的在另一股东安米来说,“安米有机会在中国建立一个顶尖的汽车钢板品牌”。赛乐米塔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克希米·米塔尔也在投产仪式上表示:“我们抓住了进入中国汽车板市场的良机,此外VAMA的竣工投产也证明了世界级的项目可以在较偏远的地区实现,而不仅仅在大城市。”
不过VAMA投产后,并不意味着能马上盈利。截至目前,VAMA的投资主要用于开发一期基地。VAMA首席运营官焦国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18个月才能达到满负荷生产,项目投产后的第三个月,预计可以为客户交付部分产品。”
而根据VAMA方面的规划,2016年前VAMA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达100 亿元。今年的产量预计在30万吨-40万吨,预计达产后占据中国10%-15%的市场份额。
专注于中国汽车市场的VAMA是在其中两大股东联姻过程中出现裂缝后寻求的另一个契合点。
自安米与华菱钢铁进行股权合作并未达到双方预期效果后,2012年华菱集团与安米在长沙宣布深化战略合作,正式宣告将合作重点放在盈利能力更强的高端汽车板项目。在汽车板项目投产后,安米将进一步减持华菱钢铁。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去年全国汽车销量达1800 万辆同比增长16%,有预计中国将到2020年时占同期世界汽车增长量的35%。
VAMA首席执行官桑杰·萨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汽车板近年来的年进口量已达150万-200万吨,瞄准这一市场需求,VAMA即将生产的高强度汽车板同类产品,以实现进口替代为目标,将产品定位于高科技钢材。而在全球,此类产品使用率超过70%。”
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判断,VAMA董事长、华菱钢铁副总经理汪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VAMA汽车板项目将产量定为150万吨,同时将引进安米最先进的第三代汽车板生产技术。
另据桑杰·萨马介绍,作为全球第一的汽车板供应商,目前安米每年出口到中国的高端汽车板有20万吨,主要供给大众、通用、福特等在华合资公司,以及吉利、奇瑞等国内制造商。2013年10月开始,这些产品已经逐步转移到由VAMA公司面向客户销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汽车板合资公司的组成团队上,技术和销售负责人都由安米方面委派,此外还有十多个从欧洲派来的研发、操作、维护方面的专家。焦国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资公司最大的阻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企业文化方面的磨合。”
而华菱对VAMA的主要支持之一在于原材料。“VAMA的热轧基板来自于华菱钢铁同在娄底的另一家子公司华菱涟钢。为了提供高质材料,涟钢投入了新的生产线,对洗车基板也做了改良。”VAMA首席运营官、华菱涟钢副总经理焦国华称。
尽管有着两大股东的支持,VAMA也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中国的汽车板市场不乏国际钢企身影,其中宝钢与新日铁的合资公司、广钢与JFE的合资公司、蒂森克虏伯与鞍钢合资公司都被视为其强劲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