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菱钢铁 ->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内容阅读
华菱钢铁不为圈钱而来
作者:admin | 时间:2004-12-06 | 关注:
全国首家以渐进方式基本完成资产整体上市的公司浮出水面,这将有助彻底根治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规范上市公司运作
  近日,华菱钢铁董事会先后通过决议,拟将湘钢事业部的全部净资产和湘钢集团主业资产进行重组,同时由公司控制的子公司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收购衡钢集团在衡阳华菱连轧管有限公司的股权,至此,华菱集团旗下全部钢铁类资产已基本纳入上市公司。此举标志着华菱集团在全国首家以渐进式方式,基本完成资产整体上市。证券业界人士称,这将有助于彻底根治大股东与上市公司间的关联交易,规范上市公司运作。不以圈钱为目的的整体上市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关联交易可望从80%降至10%
  在华菱集团的钢铁王国里,湘钢集团、衡钢集团和涟钢集团均为华菱集团的控股子公司,1999年,华菱集团以旗下三集团的炼钢和轧钢类资产上市,发行2亿股A股,而炼铁、烧结、焦化等业务却作为存量资产保留。剥离上市的直接后果是,钢铁主业的工序被人为割裂,如此一来,密不可分的工艺流程被人为切断,关联交易不可避免。在众多的生产型企业中,钢铁企业的关联交易更为严重。据统计,华菱钢铁当时的关联交易曾达到80%。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华菱钢铁董事会当时达成一致:即使时间长一点,也要处理好关联交易问题。在探讨和摸索的过程中,一种大胆的构想逐渐清晰:通过渐进式的资产重组不断减少关联交易,把相关资产逐步、分期纳入华菱钢铁,最终实现整体上市。决心已下,华菱钢铁董事会列出了减少关联交易的时间表。渐进式重组和整体上市分两步走,第一步收购华光线材、重组华菱钢管和涟钢,第二步再次对湘钢和涟钢实施重组。湘钢、衡钢、涟钢三块资产被一一纳入重组的范围。
  2000年3月华菱钢铁以9000万元购买了华菱集团下属的湘钢集团持有的华光线材75%的股份,从2000年4月起消除了华光线材向华菱钢铁购买钢坯的关联交易,当年减少关联交易9.26亿元。
  2000年底至2002年底,华菱钢铁再次重组衡阳钢管,通过托管、增资,实际控制华菱钢管,对衡阳钢管实现绝对控股。此举理顺了与华菱集团的关系,消除了华菱钢铁与衡钢集团的钢坯关联交易。
  几乎同时,涟钢的资产重组被提到工作日程。2002年8月华菱钢铁以3.47亿元收购华菱集团属下的涟钢集团炼铁厂。2002年10月—12月减少铁水关联交易1.4亿元,2003年减少关联交易9.88亿元。2003年11月,华菱钢铁再次与涟钢集团签署了资产收购合同,由华菱钢铁以自有资产收购涟钢集团下属电炉炼钢厂部分资产,从而消除了涟钢事业部向涟钢集团采购钢坯的关联交易。此前,涟钢事业部每年向涟钢集团采购钢坯的金额均在3亿元以上。
至此,华菱钢铁第一步重组业已完成。
为整体上市趟路
  值得注意的是,华菱集团闯出了另一条整体上市新路子。华菱钢铁董事长李效伟告诉记者,按照华菱钢铁的整体上市规划,华菱钢铁将以涟钢事业部的全部资产和涟钢集团的未上市钢铁主业资产及华菱涟钢薄板公司的资产进行重组,组建由华菱钢铁控股、涟钢集团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一项重组工程将于2005年完成。按照目前的钢材市场行情,李效伟预计,重组华菱湘钢将从2005年起为华菱钢铁增加利润5亿~7亿元,重组涟钢将使华菱钢铁全年利润增加2亿~3亿元,两项合计,华菱钢铁将从重组中增加利润总额7亿~10亿元。
  截至11月9日,华菱集团累计钢产量突破600万吨大关,达到600.5万吨,在国内同行中排第7位;完成销售收入204亿元,成为我省第一家销售收入过200亿元的企业。李效伟预计,华菱集团全年产钢将突破700万吨,在国内同行中处于保7争6的态势;预计出口钢材77万吨,并实现出口创汇和利润同步翻番。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华菱钢铁再次重组湘钢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一是分量重,重组湘钢的资产占华菱钢铁总资产的1/3左右;二是重组完毕,意味着华菱钢铁渐进式资产重组进入尾声,毕竟,明年上半年重组涟钢只占一小部分。
  华菱钢铁拟以湘钢事业部全部资产和华光线材75%股权与湘钢集团合资组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湘钢集团则以与华菱钢铁钢铁相关的的主业资产出资。据了解,新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明年开始运行,华菱钢铁和湘钢集团分别持有79.89%和20.11%的股份。
此次资产重组可以实现钢铁主业链整合,新公司将拥有完整的铁、烧、焦、材生产系统,形成供、产、销独立的法人组织构架,并拥有30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减少与华菱集团的关联采购和关联交易,经测算,2005年将净减少95亿元的关联交易。我国有不少像华菱集团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已将优良资产剥离包装上市。因人为地将企业资产、组织结构、工艺流程一分为二,大股东与上市公司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关联交易,众多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已屡见不鲜。为消除这一痼疾,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已禁止企业分拆上市,同时对已分拆上市企业的非上市部分资产,通过定向增发,一次性完成整体上市。
专题专栏
最新视频